【五邑乡情】两大IP焕发古村活力
清晨,“启超故里、陈皮之乡”茶坑村在陈皮清香中“醒来”,迎来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游客。今年“双节”开启后,来自各地的车辆络绎不绝地涌入这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村。
清晨,“启超故里、陈皮之乡”茶坑村在陈皮清香中“醒来”,迎来一波又一波慕名而来的游客。今年“双节”开启后,来自各地的车辆络绎不绝地涌入这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古村。
道光十五年,晋南泽州府阳城县有个乱石村,村后山崖遍布青石,村民多以刻碑为生。村里最有名的刻碑匠,是个叫石守诚的中年汉子,他刻的碑文笔力遒劲,碑上的花鸟鱼虫仿佛能活过来,更奇的是,经他手刻的墓碑,碑石会透着淡淡的温润光泽,村里人都说他的刻刀沾着“灵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更是破解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难题的根本路径。“十四五”期间,我国乡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8万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6万亿元,但“小散弱”问题仍突出——6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7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江湖风起,侠影翩跹。10月11日,一场融合国风武侠与客家文化的沉浸式嘉年华——“剑寻上围·客韵侠影”在龙华区上围艺术村精彩上演。玩家们穿越次元壁,化身“江湖游侠”,在古村巷弄间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的国风冒险,亲身体验了真人RPG与文化探秘的奇妙融合。
10月10日,《衢州日报》头版报道了衢江区峡川镇东坪村“乡村硅谷”以算力等互联网服务吸引科技人员入驻,培育科创项目和企业的做法,并通过开设AI培训班,为乡村振兴提供在地化赋能服务。
位于海拔500多米大山上的衢江区峡川镇东坪村,是一个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村落。这里有一片平均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柿子林。林间,两扇用竹片拼接而成的大门将一个院子与外界隔开,里面有3幢外观简洁的房子,与院外热闹的休闲旅游场景相比显得有些“另类”。门口一块写着“乡村
https://live-hudong.voc.com.cn/xhnlive/9/dc7a735dcc028c36d5ba587a2217e7cf.html#/pc?showOutlinkMenu=1&live=14862&hgWebShareTitle=视频
土灶直径一米五,柴火噼啪作响,300斤水浪里捞出的活肉在滚汤里翻身,围观的人集体安静三秒——不是被场面震住,是闻到了一股“身份证味道”:从小在富春江边长大的人,一闻就知道,这是“家”的出厂设置。
长途班车只通到几十里外的镇子,剩下的路,他搭了一辆颠簸得快要散架的拖拉机,最后一段,全靠两条腿走。路是坑洼的土路,越走越窄,两旁的树木却越来越密,枝叶虬结,几乎遮住了天空。空气湿冷,带着一股泥土和腐叶混合的、沉甸甸的气息。最让人心里发毛的是那雾,不知从何时起,
9月28日,佛山“中国非遗超级书店”项目在佛山三水大旗头村正式启动,同时拉开“鉴古筑今·守望岭南——中国(岭南)古建活化之路”展览的序幕。作为大旗头古村全新定位,“中国非遗超级书店”以书籍为纽带,以非遗图书为核心概念,将非遗图书摆放陈设传于每一座镬耳建筑,在2
余姚市南雷雁湖的东部有坪峰山、庙坑山和黄箭山等大小10多座山峰。这些山峰之间有一个古村,因为村口有一座据说冬暖夏凉的流水潭,故以潭为名。它在宁波的旅游乡村中并不出名,甚至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它,但环境清幽,是很不错的徒步胜地。
山泉叮咚、水碓轮转,初秋的浮梁县湘湖镇进坑村有种独特的自然美学。秋意盎然的田野,金灿灿的稻穗,与古朴的农舍组成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进坑千年瓷石古道见证了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是最原汁原味的古陶瓷生产遗址廊道,更是极为珍贵的陶瓷历史文化遗产。
为激活乡村旅游资源,传承弘扬地方历史文化与非遗技艺,丰富群众“十一”黄金周期间文旅生活,古魏镇依托王夭村特色文旅禀赋,精心策划“古村寻韵·乐在王夭”主题旅游活动,将于10月1日至8日正式举办,诚邀广大游客走进古村、体验非遗、乐享乡趣。
深秋的邑口村,巷道干净平坦、路灯林立,文化活动中心里老人们或下棋、或学用智能手机,村休闲广场上,老人们正在锻炼身体,恭城河岸边的公厕贴心地装着安全扶手。这座楚桂交界上的千年古村,正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为抓手,让“养老”变“享老”。
9月27日,承载了600年耕读记忆的张谷英村,迎来了一场文化与青春的对话。由湖南日报社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联手开展的“培根铸魂 诗联天下”走读湖湘研学活动首站——“联映古村·毅行驿道”张谷英文化行在此启动。
9月27日,承载了600年耕读记忆的张谷英村,迎来了一场文化与青春的对话。由湖南日报社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联手开展的“培根铸魂 诗联天下”走读湖湘研学活动首站——“联映古村·毅行驿道”张谷英文化行在此启动。
“古韵检心”检察文化品牌以展现云龙县检察院保护古村古韵中的检察担当与初心使命为目的,讲述云龙县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促进古村落保护,延续文脉、守护乡愁、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品牌以诺邓古村公益诉讼案的成功办理以点带面助推辖区内传统古村落的全面保护管
27日,承载了600年耕读记忆的张谷英村,迎来了一场文化与青春的对话。由湖南日报社与湖南省文史研究馆联手开展的“培根铸魂 诗联天下”走读湖湘研学活动首站——“联映古村 毅行驿道”张谷英文化行在此启动。
在㵲水河西岸的晨雾中,一座千年古村正蝶变新生,迎接八方来客。青石巷陌间,唐代古井静默如初、七星古树群掩映苍翠、潘氏宗祠飞檐依旧,古朴砖墙低语着明清的悠悠往事。这里曾是京昆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是孕育《大乐元音》的礼乐原乡。如今,伴随着第五届湖南旅发大会的脚步声,